《中國區域暖氣片供暖白皮書》邇來在京發布。目前,全球區域能源正經曆著從單一熱源向多種熱源、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餘熱使用、采暖溫度由高溫向低溫的轉變三種發展趨向。白皮書指出,近十年來,我國暖氣片供暖土地發展良好。暖氣片供暖技術不斷創新,暖氣片供暖係統日益完善。然而,目前我國仍普遍存在著能源過度消耗的現象。
中國區域暖氣片供暖白皮書介紹
他說:「透過白皮書,我們希望有助提高供暖係統的能源功效和安全,減少排放,以及改善供暖的舒適性,以協助能源業實現供應方麵的改造和綠色可持續發展。」“中國丹佛暖氣片供暖事業部總裁餘永明在同意采訪時說。
據報道,全球區域能源正經曆著三大發展趨勢,即從單一熱源向多種熱源、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和餘熱使用,以及加熱溫度從高溫向低溫的轉變。
白皮書指出,區域暖氣片供暖係統需要矢量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發展,實現零溢流(循環流量)、零溢流(熱)、零距離(通信)和節能,同時提高熱力用戶的舒適度。例如,未來數據中心、超市、辦公樓等產生的餘熱可用於供暖。暖氣片供暖信息網知道,在歐洲,采用最好的設計可以節約30%的能源。丹佛斯地區能源部全球總裁安東·考勒(AntonCowler)在同意采訪時說。
丹麥大使館能源參讚拉爾斯·埃斯吉爾德·揚森說,丹麥保全了25年來長期穩定的綠色增長記載,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3%,能源消耗下降8%,可再生能源發電占丹麥國內電力的56%。2015年供應。其中,區域加熱是一個重要的部分。通過幾十年的努力,區域暖氣片供暖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。”
另外,針對北方地區的用戶感覺溫度過高的事實,白皮書建議采取家用/房間的溫度控製措施,實現對獨立房間溫度的自動控製,提高用戶的舒適度,幸免因室內高溫而造成的熱量浪費。
“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,需要充分發揚智能熱網管控係統的作用,實現暖氣片供暖係統節能的全過程,才能達成係統優化的目的。北京首創熱電有限公司顧問李光祿說。
什麽是區域暖氣片供暖
區域供暖:從城市集中熱源,以蒸汽或熱水爲介質,經供暖管網向全市或其中某一地區的用戶供應生活和生産用熱,也稱城市集中供暖,是城市能源建設的一項基礎設施。
區域暖氣片供暖曆史
集中供暖的方法始於1877年。當時美國紐約的洛克波特建成了第一個區域性鍋爐房向臨近14家用戶供暖。1880年又使用帶動發電機的往複式蒸汽機排汽供暖。20世紀初,一些國家發展了熱電站,實行熱電聯産,使用蒸汽輪機的抽汽或排汽供暖,以後又使用內燃機和燃氣輪機的排氣供暖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蘇聯、聯邦德國以及東歐一些國家的集中供暖發展較快。1973年以來,由於能源供應緊張、燃料價格大幅度上漲,爲了節約能源,改善環境,有更多國家重視和加快集中供暖的發展。蘇聯生産和生活總熱量的70%取自集中供暖,丹麥有1/3以上的建築物用集中供暖。
中國的城市集中供暖,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較大發展,先後在長春、吉林和北京等城市建立了熱電站,向臨近工廠和職工宿舍以及城市的民用建築供應生産和生活用熱。至1983年,全國已有17個城市有集中供暖係統。其中,北京是供暖規模較大的一個,有兩個熱電站和一個區域鍋爐房聯合供暖,已供應約90家工廠和800萬㎡民用建築的生産和生活用熱。